Official Title: Adjunct Professor (Visiting Academic)

Faculty: School of Education

Email: ma.zao.ming@usj.edu.mo


Short Bio

職稱職務: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華南師範大學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華南師範大學港澳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華南師範大學東帝汶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民委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華南師範大學東南亞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社會學會教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比較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廣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現代化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研究領域:教育政策比較研究、港澳臺教育研究、東南亞及國別區域研究

通訊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石牌中山大道西55號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郵遞區號: 510631

電子郵箱:  mazaoming@m.scnu.edu.cn;ma.zao.ming@usj.edu.mo

教育背景

2003年7月,獲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博士學位

出訪經歷

2019年11月19-20日,參加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高等教育發展促進會主辦的《澳門高等教育研究(1999-2019)》新書發佈會暨學術研討會,發表主講:回歸20年澳門高等教育發展成就與經驗。

2019年10月25-29日,參加土耳其nternational Strategic Researches Congress (ISRC),發表主講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Living Expenses Subsidy Policy for Chines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2018年11月7-11日,參加土耳其International Strategic Researches Congress (ISRC),發表主講Strategies for Sino—Turkey Education Cooperation: What Could Be Done wit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2018年5月21-28日,參加挪威特羅姆瑟(Tromsø)舉辦的“中國-北極研究合作論壇”(China-Nordic Arctic Research Cooperation Symposium),作學術交流,並順訪挪威北極大學和奧斯陸大學。

2018年5月9-12日,參加柬埔寨暹粒柬埔寨國家教育研究院舉辦的“亞洲比較教育學會第11屆年會”,主持並作分會場學術報告。

2018年4月27-30日,參加臺灣暨南國際大學舉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比較教育論壇”,並作學術報告。

2017年10月,訪問土耳其安塔利亞,參加“International Strategic Research Congress 2017”,發表主講“Study on the Strategies of China-ASEAN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2015年11月,應臺灣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中心邀請,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比較教育論壇”研討會,併發表學術報告。

2014年12月23-30日,應泰國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東亞研究所(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的邀請作學術交流,並參訪考察曼谷大學、朱拉隆功大學、清邁大學。

2014年3月16-21日,受臺灣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邀請,擔任[亞洲共同體與教育]講座演講嘉賓;受臺灣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邀請為該所師生作學術報告;並參訪交流臺灣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和明志科技大學的通識教育中心。

2013年5月  訪問波蘭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Poznan ,Poland,參加歐盟“伊拉斯謨(Erasmus Mundus Programme)國際教育交流” 研討會。

2012年11月,訪問塞蒲路斯Cyprus University, Cyprus,參加歐盟Marie Curie Actions in Horizon 2020: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mpact學術研討會。

2012年10月   訪問臺灣地區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參加主題為“兩岸學者論壇:高等教育改革、創新與交流合作”學術研討會,併發表“科技院校通識教育:類型與特徵―――以澳門科技大學為例”的演講,並順訪臺灣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黃俊傑教授。

2012年2月,訪問香港大學大學教育學院,參加主題為“Exploring the Value and Value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的2012香港比較教育學會年會(CESHK ANNUAL CONFERENCE)

2011年11月,  訪問美國Charlotte, North Carolina,參加美國高等教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ASHE)舉辦的主題為“Higher Education: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a Changing Future”2011年會。

2011年10月 訪問美國St. Louis, Missouri, 參加美國中西部教育研究協會(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舉辦的主題為“What does it mean to be educated?”2011年會。

2011年8月,訪問美國Ohio University, Athens, Ohio, 參加Global Institute: Ohio Educators Going Global Conference 2011年會。

2011.1.1-2012.1.10,美國俄亥俄大學教育學院訪問學者。

2009年1月  訪問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參加主題為“Post-Colon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的the 2009 CESHK ANNUAL CONFERENCE香港比較教育學會年會。 

科研專案

2022年,主持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中心委託課題:東南亞地區教育戰略行動研究及其資料庫建設(EMIC-YJC-2022012 )(2022-2023)

2022年,主持教育部港澳臺辦委託課題:港澳教材研究專項

2021年,主持教育部港澳臺辦委託課題:橫琴粵澳、前海深港合作區教育制度體系建設研究(2021)

2020年,主持廣東省社科聯委託課題:港澳青少年輿情研究(2021年)

2020年,主持國家語委重大攻關課題:港澳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研究(ZDA135-15)(2021-2024)

2018年,主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委託課題:回歸20年以來澳門高等教育發展成就與未來展望(目編號No.267/GEP/GAES/2018)(2018-2019)

2016年,主持教育部港澳臺辦委託課題:國民身份認同目標下的港澳教師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2016-2017)

2011年,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周邊國家科技院校通識教育模式比較研究(DIA110274)(2012-2014)

2011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專案:港澳臺職業技術院校通識教育模式比較研究(11YJA880072) (2012-2014)

2007年,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學專案:粵港澳臺職業高校品質評估制度比較研究(07SJY025) (2008-2010 

2002年,參與邢克超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戰後國外高等教育改革經驗的比較研究,主持該項子課題:戰後東南亞國家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 (2002-2003)

2001年,參與周滿生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教育宏觀決策比較研究(BDA010057),主持該項子課題:東南亞國家宏觀決策研究 (2002-2004)

2000年,參與周滿生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90年代教育發展與改革若干基本特點與規律的比較研究,主持該項子課題:90年代東南亞國家教育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規律 (2000-2002)

1999年,主持教育部規劃司全國職業教育規劃專案:中等職業教育、專科職業教育、大學本科教育相互交通立交橋建立研究 (2000)

1997年,參與馮增俊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門、臺灣教育發展綜合比較研究,主持該項子課題: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門、臺灣職業教育發展比較研究 (1998-2000)


Publications

著作類:

MA ZAOMING&GORKEM DENIZ(2022)《Education Strategies and Policies》TURKUAZKEY AKADEMİK YAYINLAR,ISBN: 978-605-72879-2-2

馬早明等(2021)《粵港澳臺社區老年教育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馬早明(2020)《“冰上絲綢之路”視域下中國與北歐五國教育合作政策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

MA Zaoimg&Huseyin GUVEN (2020)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al Events》TURKUAZ KONGRE YAYINLARI,ISBN-978-605-06217-0-9。

馬早明(2019)《中外教育管理史》中山大學出版社。

龐  川 馬早明 林廣志(2019).《澳門高等教育研究(1999-2019)》文化公所。

馬早明(2017)《港澳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模式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

馬早明(2015)《周邊國家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模式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

馬早明(2010)《港澳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評估制度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馬早明 肖昌鑫(2010)《臺灣高等技職教育政策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馬早明 副主編(2010)《港澳臺教育改革與發展異同及其解讀(2000-2010)》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馬早明(1998)《亞洲“四小龍”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論文類:

馬早明,劉坤哲(2023).澳門中小學教材制度建設探赜.《課程.教材.教法》,第2期,142-151.

徐慧,常甜,馬早明(2023).參加者還是參與者?--企業自身參與職業教育影響因素的扎根研究.《職業技術教育》,第1期,47-52.

佘永璇,馬早明(2023).黨的十八大以來港澳青少年赴內地教育交流的成效與經驗.《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1-10.

尹雅麗,鍾琦,馬早明等(2022).合作辦學背景下粵港澳三地高校間科研合作研究——基於中國知網大數據的分析.《城市觀察》,第6期,15-29+160-161.

尹雅麗,鐘文靜,馬早明(2022).組織場域視角下日韓課後服務的行動邏輯.《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4期,116-125.

常甜, 馬早明(2022).加拿大“生態學校計畫”:理念、框架與實踐特色——以安大略省為例.《比較教育研究》,第10期,30-38.

尹雅麗,馬早明(2022).東盟共同體建設的教育行動路向——兼談對我國推進區域化教育發展的啟示.《廣西社會科學》,第8期,62-71.

俞淩雲,馬早明,陳曉菲(2022).英美日國際教育援助實踐模式的比較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第4期,82-93.

尹雅麗,趙昱迪,馬早明(2022).多源流視域下東南亞國家早期兒童教育治理政策探析.《教育與教學研究》,第11期,65-81.

常甜,馬早明(2022).東帝汶基礎教育治理模式嬗變的歷史邏輯.《比較教育學報》,第4期,58-73.

李睿,趙芮,馬早明(2022).道德與法治課程育人方式變革探略——來自新西蘭中小學社會研究課程實施的啟示.《中小學德育》,第7期,53-57.

翁琳,趙秀麗,馬早明(2022).中小學校長核心素養模型建構及量表編制.《教育理論與實踐》,第11期,12-17.

尹雅麗,馬早明(2022).雙減”背景下對日韓課後服務的比較與反思——基於制度學與生態學雙重視角.《基礎教育》,第2期,90-101+112.

尹雅麗,馬早明(2022).加拿大學校“漸進式”教育懲戒的行動與進路——以安大略省為例.《教育參考》,第2期,55-61+68.

陳雪兒,馬早明(2022).香港的“兩文三語”教育政策分析.《新教師》,第2期,8-9.

尹雅麗,馬早明,佘永璿(2022).邁向“積極式”:澳大利亞公立中小學教育懲戒新動向.《現代教育論叢》,第1期,66-74+112.

Frank Okai Larbi , Zaoming Ma , Zheng Fang(2022).Financial Anxiety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China。sustainability2022, 14, 3743. https://doi.org/10.3390/su14073743 https://www.mdpi.com/journal/sustainability

馬早明,胡雅婷(2021).國際校外培訓治理:政策邏輯與功能定位。《教育研究與實驗》,第6期,69-75。

尹雅麗,馬早明(2021).生產性師生關係的構建--基於杜威學校紀律教育哲學視角。《中小學德育》,第12期,50-54。

尹雅麗,馬早明(2021).澳大利亞學校教育懲戒:轉向、實踐及啟示。《教育導刊》,第12期,85-92。

佘永璿,馬早明,卓澤林(2021).日本對東帝汶的教育援助:實踐類型、價值取向與實施效果。《現代教育論叢》,第6期,42-52+95。

常甜,馬早明(2021).重大疫情危機中的全球教育治理:模式、表徵與現實選擇。《中國教育政策評論》(集刊),184-200。

馬早明,佘永璿,馬林(2021).社區老年教育:港澳經驗與廣東實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64-73+206。

尹雅麗,馬早明(2021).全球疫情下UNESCO對柬埔寨教育援助的行動分析。《贛南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

胡雅婷,馬早明(2021).國際視野下發達國家“影子教育”的規範與治理。《金融博覽》,第9期,21-22。

尹雅麗,馬早明(2021).行動與展望:全球疫情下UNESCO對亞太地區教育援助探析。《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5-11。

尹雅麗,馬早明(2021).“新一代學校”:柬埔寨公立中小學校改革新動向。《比較教育學報》,第4期,31-46。

塗瀞文,吳堅,馬早明(2021).國家認同視角下東帝汶語言教育政策實施困境分析。《比較教育研究》,第4期,97-104。

李夢花,馬早明(2021).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下國際人才協同培養探析。《世界教育資訊》,第3期,33-36。

尹雅麗,馬早明(2021).亮出懲戒三盞燈:加拿大中小學漸進式教育懲戒的經驗做法。《中國德育》,第5期,39-42。

翁琳,趙秀麗,馬早明(2021).家長幼兒入學準備觀念的差異--基於中美日三國幼兒家長的實證比較。《教育學術月刊》,第1期,57-63。

卓澤林,楊體榮,馬早明(2020).高等教育改革如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以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為例。《江蘇高教》,第12期,35-43。《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021年第4期。

馬早明,李夢花(2020).回歸20年澳門高校科研與學術發展:成就與展望。《黑龍江高教研究》,第12期,33-38。

李夢花,馬早明(2020).學校治理視角下英國教育懲戒政策實施及取向分析。《比較教育研究》,第11期,105-112。

趙秀麗,馬早明(2020).創業環境與創業意向的關係:一個有調節的仲介模型。《高教探索》,第11期,106-112。

尹雅麗,馬早明(2020).嚴守戒尺的“界”與“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教育懲戒政策探索。《外國教育研究》,第7期,58-73。

姬芳芳,吳  堅,馬早明(2020).反全球化背景下美國留學生教育政策的新變化。《比較教育研究》,第5期,35-43。

尹雅麗,馬早明(2020).澳大利亞教育懲戒政策的演化、特徵與啟示。《比較教育學報》,第2期,36-49。

Frank Okai Larbi, Ma Zaoming*(2020) .*The Financial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of Chinese Government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hinaAmfiteatru Economic Journal(SSCI),Vol.22•No.53.

佘永璿,馬早明(2020).回歸20年來澳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效與經驗。《中國教育學刊》,第2期,21-26。

馬早明,佘永璿(2020).香港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變革--基於“T-卓越@HK”計畫的分析。《教師發展研究》,第2期,88-95。

馬早明,胡雅婷,李 睿(2020).回歸20年澳門高等教育發展:特色、問題與對策。《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8-16。

曾  嬌,馬早明(2020).從教化性權力到契約性權力:社會變遷視野下的教育懲戒權。《教育研究與實驗》,第1期,47-51。

胡雅婷,馬早明(2020).全球視野下教育懲戒權立法的經驗與啟示--以英、美、日三國為例。《中國德育》,第1期,13-18。

佘永璿,馬早明(2019).澳門高校“四校聯考”政策實施:背景、內容與影響。《高教探索》,第12期,80-85。

馬早明,俞淩雲,楊  勵(2019).粵港澳大灣區視域下澳門高等教育發展: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12-17+189。

祝曉芳,馬早明(2019).回歸20年澳門高等教育規模與結構發展:成就、問題與展望。《江蘇高教》,第11期,11-17。

張月琦,馬早明,俞淩雲(2019).脫歐進程中英國對外教育援助政策變革分析。《比較教育研究》,第8期,107-112。

俞淩雲,馬早明(2019).教育改變社會:阿普爾的真命題--基於《教育的“正確”之路》的解讀。《教育學報》,第3期,123-128。

俞淩雲,馬早明(2019).“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對外教育合作:基本特徵、政策取向與實踐模式。《教育發展研究》,第3期,1-8。

代以平,馬早明(2019).全球視野下教師教育懲戒權的發展:流變、動因及經驗。《人民教育》,第23期,23-25。

李睿,馬早明,謝桂新(2019).回歸20年澳門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分析。《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1-6。

李睿,俞淩雲,馬早明(2019).澳門地區教師專業倫理建設的特點及展望--基於《澳門教師公約》的分析。《中小學德育》,第9期,44-46。

馬早明,曾  嬌(2019).呵護心理健康從家庭教育開始。《社會科學報》,2019-3-14。

Zaoming MA, Rui ZHAO (2018) ,  Strategies for Sino—Turkey Education Cooperation: What Could Be Done wit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M]. 2018 Socio-Scientific Strategies .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Chapter 3.

李  睿,俞淩雲,馬早明(2018).打造零欺淩校園:新西蘭預防校園欺淩政策研究。《現代教育論叢》,第5期,68-75。

俞淩雲,馬早明(2018).剛健自強,在平凡中創造非凡。《社會科學報》,2018-10-18.

馬早明,俞淩雲(2018).澳大利亞校園反欺淩:學校治理的視角。《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05-112。

俞淩雲,馬早明(2018).“校園欺淩”:內涵辨識、應用限度與重新界定。《教育發展研究》,第12期,26-32。

Zaoming MA (2017),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of China-ASEAN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M].2017 Socio-Economic Strategies .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Chapter 1:3.

馬早明(2017).“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東盟高等合作的策略選擇。《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70-72。

胡雅婷,馬早明(2017).香港中小學懲戒教育的理念、模式與經驗。《中小學德育》,第2期,67-69。

馬早明,高皇偉(2016).大學通識教育價值取向的演進與轉向。《教育研究》,第4期,52-60。

張素雅,馬早明(2016).菲律賓預防校園欺淩政策內容分析--基於《教育部兒童保護政策》的解讀。《比較教育研究》,第11期,15-20+54。

胡雅婷,馬早明(2016).香港懲戒教育:內容、機制與啟示。《中國德育》,第18期,36-39。

王文靖,馬早明(2015).教育治理現代化,海峽兩岸齊把脈。《中國教育報》,2015-08-19,004(港澳臺教育版)。

王文靖,馬早明(2015).臺灣地區中小學服務學習概覽。《中小學德育》,第7期,63-66。

馬早明(2015).職業技術教育。楊漢清主編《比較教育學》(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常  甜,馬早明(2014).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踐模式及哲學基礎探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第6期,85-91+114。

馬早明,陳曉菲(2014).東南亞國家科技大學通識課程模式探析--以南洋理工大學為例。《比較教育研究》,第11期,74-78。

馬早明(2014).澳門:文化教育之都的“踐行者”。《中國教育報》,2014-08-27,010(環球週刊)。

馬早明(2014).協同創新30年:粵港澳教師教育合作的回顧與前瞻.《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62-67+162。

陳曉菲,馬早明(2014).“港澳臺”高考改革看過來。《北京日報》,2014-10-15,019(新知週刊)。

常  甜,馬早明(2014).臺灣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理念、模式與問題。《現代教育論叢》,第5期,78-85。

陳曉菲 馬早明(2014).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港澳臺之路”。《中國教育報》,2014-09-17,010(港澳臺教育版)。

陳曉菲,馬早明(2014).新加坡中小學道德教育。《湖北教育(新班主任)》,第1期,76-77。

陳曉菲,馬早明(2014).港澳臺:普高職高兩相宜。《遼寧教育》,第20期,92-93。

陳曉菲,馬早明(2014).港澳臺高考招生改革“在路上”。《中國教育報》,2014-01-26,003(環球週刊)。

陳曉菲,馬早明(2014).港澳臺:普高職高兩相宜。《中國教育報》,2014-07-16,008(環球週刊)。

馬早明(2013).通識教育:臺灣科技人才培養的新趨向。《遼寧教育》,第6期,93。

馬早明,尹新珍(2013).大學本科通識教育模式:類型與特徵――以澳門科技大學為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13-20。

馬早明(2012).通識教育:臺灣科技人才培養的新趨向。《中國教育報》,2012年9月25日,港澳臺教育07版。

馬早明,羅明楚(2011).校長領導:與經歷、學歷的實證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第9期,34-37。

張運紅、馬早明(2011).中國高等教育評估政策的能力限度分析。《高教發展與評估》,第3期,1-6。

馬早明、陳秋蘭(2011).探澳門高校通識教育演變路徑。《教育史研究》,第1期,63-66。

馬早明(2011).臺灣九年一貫課改教科書評析――以國語文教科書為例。《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05-108。

馬早明(2010).回歸後的澳門高等教育:問題與對策。《江蘇高教》,第2期,149-151.

馬早明(2010).東南亞國家教育宏觀決策特點探析。《比較教育研究》,第8期,67-70.

馬早明(2010).回歸十年澳門遠程高等教育發展特點簡析-以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為例。《中國遠程教育》,第2期,76-78.

陳秋蘭、馬早明(2010).中西交融、港土成長--縱觀香港高校通識教育理念與實踐。《教育史研究》,第3期,69-73.

馬早明(2010).文化視野下的澳門高等教育變遷。《高教探索》,第2期,31-35.

馬早明(2010).回顧與前瞻:回歸十年的澳門研究生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第6期,20-23.

馬早明、馮增俊(2009).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比較教育學的發展與轉型. 《教育研究》,第6期,3-7.

馬早明(2009).回歸後的澳門高等教育發展與變革。《比較教育研究》,第11期,8-12.

張運紅、馬早明(2009).澳門高等教育品質評估中政府、社會、高校三者關係探討。《大學(研究與評價)》,第4期,106-111。

張運紅、馬早明(2009).澳門高等旅遊教育品質評估實踐探索--以澳門旅遊學院TedQual品質認證系統為例。《中國高等教育評估》,第3期,67-71.

馬早明(2009).澳門高等教育歷史演進的文化考察. 《教育史研究》,第6期,34-39.

馬早明(2009).東南亞國家教育宏觀決策的分析(第十章)。載於周滿生等(著),教育宏觀決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頁237-278.

馬早明(2008).民國時期:中國比較教育學科的初興。《教育史研究》,第2期,17-21.

馬早明、陳 淼(2007).高等技職院校評鑒制度:中國大陸與臺灣的比較。《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97-102.

馬早明(2005).當前臺灣職業教育結構的基本特點。《職教論壇》,第1期,59-60.

馬早明(2004).新世紀初臺灣職業院校的基本特點。《教育與職業》,第12期,29-30.

馬早明(2004).粵港澳臺教育發展趨向。《中國教育報》,2004年12月23日.

馬早明(2004).戰後東南亞國家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第六章)。載於邢克超(編),共性與個性--國際高等教育改革比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82-223.

馬早明(2004).香港職業技術教育、臺灣職業技術教育、澳門高等教育、澳門職業技術教育。載於顧明遠(總主編),中國教育大系:20世紀中國教育(四)。湖北教育出版社。3198-3207、3616-3634、3956-3971、3972-3981.

馮增俊、馬早明(2003).90年代東盟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第十章)。載於周滿生(編),世界教育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規律。人民教育出版社。253-286.

馬早明、馮增俊(2003).粵港澳臺職業技術教育(第七章)。載於馮增俊(編),走向新紀元的粵港澳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300-343.

馬早明(2002).臺灣高等職教發展歷程及現狀特徵。《職教論壇》,第2期,52-53.

馬早明(2002).澳門高等教育歷史沿革。《教育史研究》,第2期,82-86.

馬早明(2002).臺灣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第十五章)。載於薑 惠(編),當代國際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概論。蘭州大學出版社。405-427.

馮增俊、馬早明(2002).當代東盟國家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第九章)。載於馮增俊(編),當代國際教育發展。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45-166.

馬早明(2001).西方“教育機會均等”研究述評。《教育導刊》,第3期,22-24.

馬早明(2001).臺灣技術與職業教育困境及政策走向。《教育發展研究》,第5期,19-22.

馬早明(2001).探析臺灣職業教育。《教育與職業》,第2期,48-49.

馬早明(2000).澳門高等教育結構特徵及其現狀。《比較教育研究》,第1期,34-38.

馬早明(2000).澳門高等職業教育現狀、特色及存在的問題。《教育與職業》,第8期,53-54.

馬早明(2000).澳門職業教育的結構特徵。《教育與職業》,第4期,57-58.

馬早明(1999).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的基本構成。《教育評論》,第3期,47-48.

馬早明(1999).澳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及其課程特點。《教育與職業》,第9期,47-48.

馬早明(1999).澳門中等職教發展及其課程特點。《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第6期,49-50.

馬早明(1999).澳門高等教育(第六章)、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第八章)。載於馮增俊(編),澳門教育概論。廣東教育出版社。183-223,257-281.

馬早明(1999).鄧小平理論與廣東高校教師結構分析。載於許懷升(編),鄧小平教育理論與廣東高等教育實踐。廣東人民出版社。151-200.

馬早明(1998).粵澳高等師範教育的交流與合作。《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9-35.

馬早明(1997).韓國和我國臺灣二戰後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特點探析。《比較教育研究》,第6期,31-34.

馬早明(1997).華南師範大學在澳門合作辦學的實踐。載於張泰嶺、吳福光(編),粵港澳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探討。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94-104.

馬早明(1993)。臺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概況及其特點。《南方教育論叢》,第2期(2),62-65.

馬早明(1993)。研究亞洲“四小龍”推動廣東教育改革--廣東省比較教育研究會第三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綜述。《高教探討》,第4期,25-27.

馬早明、李全紅(1993)。韓國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階段與基本經驗。《現代教育論叢》,第6期,47-51.

No mod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