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s
Year 1
基礎哲學(余金洲神父/文祖賢神父)
本單元介紹多馬斯學說傳統中發展的關鍵哲學概念,包括(1)自然存在、(2)人類、以及(3)天主,存在的源頭。為學生提供哲學人類學、倫理學、知識哲學和本體論的概述。為準備學習天主教神學,學生將探討以下問題:
• 信仰與理性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 哲學跟信仰與基督宗教的相關性?
• 神學和哲學如何互動?
天主教聖經釋經學的當代發展(梁展熙博士)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Dei Verbum)中指出:「聖經的研究當視作神學的靈魂」(24號)。本單元以天主教傳統中聖經研究的三個主要領域為重點:聖經的默示、聖經正典以及聖經註釋原則的當代教會訓導發展。在本單元中,學生有機會直接閱讀第一手資料,並建立對本單元的三個重點領域在神學理論和釋經方法的紮實理解。
天主論與基督論(蔡翼倫博士)
本單元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涵蓋天主論,介紹天主教神學傳統中對「唯一的天主」和「三位一體的天主」的理解,並邀請學生反思「三位一體」對天主教徒靈修生活的重要性。與天主教教義相關的重要神學問題(例如預定論)也會在課程中介紹。第二部分的重點將放在天主完全的自我通傳上——道成肉身,亦會審視耶穌基督的一生以及與祂的一生相關的救贖工程。本單元將幫助學生學習有關天主教教義和基督論的基本術語(例如位格、關係和基督的神性人性/神性),從而了解基督的神性和完美人性對於人類救贖的重要性。
心理社會發展與牧民輔導(何家輝神父)
這個單元在教會背景和社會心理發展理論的框架下,審視基督徒的個人和靈性發展,以研究和促進基督徒的成聖。此外,也會研究基礎輔導技巧在牧靈環境中的應用,以增強牧靈關懷的意識。
天主教在華史(劉偉傑神父)
本單元將探討天主教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策略和影響。本單元將研究關鍵人物和運動,如利瑪竇、中國禮儀爭議、和教會的變遷與政治變革,同時積極審視教會關於殖民化(《夫至大》宗座牧函Maximum Illud)與現代全球挑戰(《福音的喜樂》勸諭Evangelii Gaudium)的指示中得出的原則。
教會學與聖母學(夏徽博士)
本單元由兩個部分組成:聖母學和教會學。在聖母學部分,學生將透過閱讀相關教會文獻和靈修反省,了解天主之母、終身童貞、聖母無染原罪和聖母升天四項聖母教義,幫助學生了解聖母瑪利亞在救恩史中的特殊角色和對靈性生活的重要性。在教會學部分,我們將解釋梵二《教會》教義憲章(Lumen Gentium)對教會的描述,例如教會作為天國、基督的奧體、天主子民,以及教會與瑪利亞的關係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帶領學生認識教會的聖事性和教會的共融。在課程結束時,學生應能夠理解教會在我們信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禮儀神學(陳繼容博士)
本單元旨在介紹(1)天主教會所指的禮儀是什麼;(2)天主教敬禮、靈修和祈禱的基本原則;(3)禮儀在教會的生活和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更具體地說,本單元涵蓋有關禮儀的基本概念、要素和範圍;(4)以禮儀與神學之間的深厚聯繫“lex orandi lex credendi”為導向,分析歷史發展和因弊端帶來的危險。
教會社會訓導(狄明杰神父)
信仰必須融入日常生活,並以改變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為導向。人類和基督徒的責任需要在家庭生活、工作、社會生活、政治和教會中行使。本單元旨在主要透過《教會社會訓導彙編》來研究教會的社會訓導,這是教宗方濟各、教宗本篤十六世和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經常引用的特別文件。本單元分為兩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們將介紹一些基礎主題,包括:
    • 教會的使命和社會訓導;
    • 人的尊嚴是天主教社會教義的核心和基礎;
    • 教會社會訓導的原則。
第二部分我們將討論教會在一些特定領域的教義:
    • 家庭是社會的生命細胞;
    • 人類的工作;
    • 經濟生活;
    • 政治生活;
    • 國際社會;
    • 保護環境;
    • 促進和平;
    • 文化轉型。
Year 2
聖事神學(蔡翼倫博士)
在本單元中,學生將分三個課題來學習聖事神學。第一個章節,學生將探索什麼是聖事以及聖事神學的一般原則。第二個章節將涵蓋七件聖事中每一件聖事,其中包括從聖經、歷史和神學的角度去研探聖事。在第三個章節中,學生將思考聖事神學對舉行聖事和基督徒靈修生活的影響。
宗教及神學研究方法(夏徽博士)
本單元向學生介紹進行和深化宗教和神學研究的各種途徑和方法,從而掌握神學學術研究的工具和技能。學生學習如何以真確且有成效的方式去體會和運用天主教豐富的教義傳統。單元內提供的實踐練習幫助學生在研究方法上加深理解和訓練。
天主教倫理觀(李斌生主教/文祖賢神父/何文康博士)
本單元旨在探討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通諭《真理的光輝》(Veritatis Splendor)中所解釋的教會倫理教義。課程檢視教會談論倫理問題的權責及教會為自由服務的教導的本質。然後探討基督徒的使命不僅是行善避惡的責任,也是聖潔生活的呼召,及探討自由與法律之間,和良心與真理之間的關係。另外將討論基本抉擇的含意及其與人類特定選擇的關係。然後,將研究判斷行為的道德性時需要權衡的三個要素,以批判的角度探討近代的結果主義和比例主義趨勢,並強調該行為的道德目標的重要性。回到聖德這主題,我們一方面考量勇毅與神聖慈悲兩者的必要,以滿足道德律的要求。最後,我們檢視信仰、道德和福傳之間的連結。
學生將進一步學習和反思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身體神學」,以探索神聖之愛的創造奧秘:人體及其婚姻屬性,以及符合人類之愛的神聖計劃的婚姻和家庭道德主題。
論文
論文單元整合教學材料,並展示學生對天主教研究領域的深入理解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學生與督導共同合作,與督導協商和在其指導下選擇特定主題進行研究。學生深化研究的工具和技能,並在選定的天主教研究領域(基督宗教哲學、聖經研究、禮儀神學、教會歷史、系統神學、基督宗教倫理學、天主教社會訓導、靈修與輔導)以論文的形式組織和整合他們的知識。
在論文提案被大學接受之前不能開始。最終論文必須在三位教授組成的委員會面前進行公開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