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news

校友專訪 | 鄭綺雯 — 行動勝於空談,熱愛是堅持的力量

2024-04-11

11

Apr

11/04/2024

聖若瑟大學校友鄭綺雯,有著美食藝術哲學家的美譽,在成功的背後,她從不放棄致力追求各方面的知識,在入讀聖大哲學碩士課程後,探索哲學並將其與藝術和美食結合,從而創造出一道道獨特的美學體驗。



「哲學」在大多數人的想法當中,普遍認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把哲學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以及生活裡,探索並啟發出不同的可能性。人稱美食藝術哲學家的「她」又是如何運用創作、藝術、哲學三者相互交融下,構思出一道道與別不同的美學體驗?

因興趣而開始,因愛而堅持

美食藝術哲學家鄭綺雯女士,二零二二年畢業於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哲學碩士課程。工作涵蓋廚藝導師、食物藝術項目設計策劃等各大範疇,致力於將食物與藝術相互結合,在不同的身份下,多年來除貫徹對廚藝的熱愛,亦力求提升自我。

「我熱愛學習新事物,亦是個熱衷於進步的人。基於從小已對哲普書籍、藝術以及甜點烘焙深感興趣,在長大從事廚藝行業之後,便開始計劃如何更進一步提升自己。」她表示哲學與藝術的關係密不可分,兩者均為探索美學與真理的所在。因此在朋友的推薦下,當初便有了選擇入讀聖大哲學系的契機。

激發創新,善用所學

據悉,聖大哲學課程包含美學、倫理學、認識學、跨文化詮釋學等多元化教學單元,鄭女士認為課程內容有助學生清晰反思有關生活上的問題,以及啟發自身工作上多角度思考。談及校園生活中,讓她印象深刻的良師,她憶述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教授範聖言神父(Prof. Fr. Franz Gassner),在他身上除學習專業知識外,範神父為人處事的態度,同理心領聽各學生的需要,亦讓她受益不淺。

聖大哲學碩士學位課程側重於比較哲學,考慮了不同文化的思想和思維方式,以加深相互瞭解,探索解决問題的新方法。對於學生畢業後,如何把所見所學應用到職場上,鄭女士以自身為例,分享在設計美食藝術計劃中,團隊經常會與不同國際品牌合作。從前她較常以視覺味覺的形式展現作品,例如在餐桌上製作大型畫作,以及配合美食呈現出各種主題。「在完成哲學課程後,我與我的團隊Tasteractive,嘗試策劃設計美食藝術互動工作坊。其中內容加入哲學、美學及文學的多元概念,記得在一次以日出為題的工作坊當中,我用各人看日出的心情為元素,設計了六款不同的食物,入場者可依據自己的情緒選擇美食。」

她同時分享了不同結合哲學思想和藝術創意的例子,「在活動上,我曾嘗試讓參與者先走進黑房,當時牆上的螢幕裡寫有關於哲學思想的字句,透過閱讀引導大眾思考問題和探索人生意義。及後,工作坊中特意加入互動環節,配以鷹嘴豆泥為材料,製作出咸味雪糕讓人淺嘗,旨為讓大眾感受當下,同時表達生活中雖有黑暗的時候,但將仍來光明的一刻。」與別不同的概念,為內容增添了有趣的獨特性和吸引力。

推廣哲學,從心出發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熱愛哲學的鄭女士除日常工作外,還是澳門中西哲學學會的理事長,從讀書的初心到與聖大校友一同創立學會,共同推動中西哲學的研究、交流和推廣。她認為現時大眾普遍對哲學存有誤解,或對其感到陌生而望而卻步。「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會一直由不同的哲想思想去塑造出來,因此學會的宗旨致力推廣各界對哲學的認知,亦使用簡淺易明的方式使大眾接受。與此同時,學會在組織活動上,每次的活動主題亦有圍繞社會當下的現況進行探討。」

她舉例如二零二二年的國際哲學日,活動使用創意及批判性的思維,與人探討模仿概念的哲學探索,或是媒體時代的認知策略。而二零二三年的活動則以焦慮為題,因疫情過後,都市人對未來的生活存有不確定性。因此當時根據國際哲學日「未來的人類」主題,透過活動與與會者傾談,亦邀請了聖若瑟大學的教授及校友進行分享,獲得大眾熱烈迴響。

對於寄託青年學子,鄭綺雯女士始終保持開放式的態度學習,「就如我論文內容所寫,如你本身已有既定的思考和想法去面對不同的事物,便會阻止了自己的進步。」她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積極參與學習,並強調智慧始於好奇。

[聖大校友鄭綺雯小姐於二零二二年四月在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開放日中製作的美食]

[鄭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