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
news

輔仁大學「天學」訪澳朝聖交流 期望兩校學生持續保持緊密關係

2025-07-07

07

Jul

07/07/2025

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課程(下稱「天學」)師生團於2025年6月26日至30日赴澳門進行為期五日四夜的聖與學術交流活動。



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課程(下稱「天學」)師生團於2025年6月26日至30日赴澳門進行為期五日四夜的聖與學術交流活動。此次活動由台南教區副主教、輔仁大學前校牧賴効忠神父,輔仁大學校牧何萬福神父及「天學」主任陳文祥博士帶領,共14人參與。

參訪團抵達澳門後,隨即前往聖若瑟大學青洲校區,與校長麥侍文教授進行逾一小時的會談。校長麥侍文教授歡迎學生到訪聖大,期望他們能藉機會感受澳門濃厚的宗教氛圍,並以學術的角度,去到訪傳教士的足跡,重溫西學東漸之路。

賴効忠神父在發言中強調,輔仁大學與聖若瑟大學擁有共同的教育與社會使命,指出「天主教教育的目的,並不是為現實的生活,也有超性、卓越的層面。教會大學要在人類的思維要推向永恆的內在的生命價值。」他進一步表示,教會辦的大學應肩負信仰中的理性,秉持研究態度,以深化信仰根基並使其更完整。已有百年歷史的輔仁大學此次與聖若瑟大學合作,未來將為天學畢業生提供繼續研讀的機會。

翌日(週五,27日)參訪團到訪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辦事處,與辦事處主任鄭希禾女士交流。鄭主任向學員分享現時正推廣的「希望的朝聖者:澳門聖髑之旅」,並邀請學員們藉是次參訪,也沿路線走訪四所指定聖堂,完成蓋章任務,以行動踏上澳門的朝聖之路。

行程的亮點在週六(28日)下午。「天學」一行14人先後到聖老楞佐堂及聖奧斯定堂朝聖,下午便抵達聖若瑟修院聖堂。在參觀聖若瑟修院藏珍館及聖大宗哲學院圖書館後,隊伍便參與聖若瑟大學天主教研究碩士班(「天碩」)第二節的論文計劃進度會。會中大家亦聽取了特邀講者中山大學博士生胡宇聰同學分享研習中世紀及現代哲學心得。

其中一位聖大碩士班同學匯報有關「朗尼根(Bernard Lonergan)意識操作」的題目,隨即引起交流討論。博士生胡宇聰同學及「天學」主任陳文祥博士(華語學術界朗尼根學者)也對題目提出意見,後者更提供指導,「天碩」學員均表示受益匪淺。隨後,「天碩」學員介紹課程概況,期待雙方深化未來學術上的合作。及後,兩校師生於聖若瑟修院飯堂共進晚餐,增進情誼。

主日(29日),「天學」學員一同前往主教座堂參與主日彌撒,由首牧李斌生主教主持,劉偉傑神父與隨團的賴神父和何神父共祭。彌撒後,學員移步至大堂圓夢間,與李主教共享早餐交流,分享是次旅程的得著。及後,劉偉傑神父帶領各人參觀澳門仁慈堂和市政署,細說天主教會在澳門歷史上的貢獻。

繼輔仁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去年十月邀請劉神父赴台主講馬相伯的華文譯經研究後,輔仁研究院及神學院均大方捐贈為數不少的公教學術圖書予聖大;2025年3月,輔大社會科學院與聖大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在簽訂學生交流協定書,雙方更於6月簽訂「天學」畢業生前往聖大入讀天主教研究碩士課程的優惠安排;而是次的參訪交流,進一步鞏固兩所天主教大學的關係,並在天主教大學使命上同行,冀望未來將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