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news

聖大師生赴大灣區廣州高校交流學習團

2023-12-06

06

Dec

06/12/2023

聖若瑟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合辦的「粵廣澳大灣區高校師範生教學技能交流提升計劃」於11月29日至12月1日期間進行。



聖若瑟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合辦的「粵廣澳大灣區高校師範生教學技能交流提升計劃」於11月29日至12月1日期間進行,由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主任郭駿謙及健康科學學院社會工作系高級講師柯麗珊帶領,以及八位分別來自健康科學學院、教育學院及數據工程與科學學院的學生一同參與。

交流團前往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石牌校區,獲教育管理系系主任張偉坤副教授及師生們熱情接待,參觀了「華南師範大學教師技能實訓中心」,認識當地目前在教育領域的發展、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及相關設備等,並於海珠區同福中路第一小學為學生們進行STEM模式的教學實踐課,與當地教師們進行教學研討;此外,行程亦分別參觀「奧威亞電子科技集團」和「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認識智能科技應用於教學的情況。交流團能讓師生認識國家深厚文化底蘊,並通過兩地教育專業的師生的交流,藉此進一步探索教學創新模式,並促進與內地專業教學團隊的合作,互相學習,師生們均獲益良多。


學生感言:

這個學習之旅提前開始了。在我到達前兩天,我被邀請為小二學生計劃和教授一堂STEM課。雖然我有幾年的中學教學經驗,但是為小二學生設計一堂STEM課的任務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此外,在準備階段與廣州的學生合作,以及在教學實踐中與另一位USJ學生共同教學,使這個任務變得復雜。由於無法進行面對面的會議,討論必須在線上進行,且無法立即獲得反饋意見。

在教學當天,我感到相當失望,因為課堂進行得不順利,時間不夠用。觀察我課堂的人提供的反饋顯示,我的教學方法不適合小二學生。我應該更清楚地解釋實驗的目的並記錄步驟,以促進學生的理解。與合作夥伴進行更好的溝通將減少一些意外的困惑。這次不夠理想的教學經驗提醒我要謙虛,不要過高估計自己,也不要僅依賴經驗。我很高興能接受這個挑戰,並期待在中國能有更多這樣的教學實踐機會。

除了教學實踐,與華南師範大學的張維坤教授交流思想也給我帶來了啟發。我有機會與他分享澳門教育政策的發展以及我觀察到的一些情況。他對包容教育、培養具有強烈信念和同理心的專業教師,以及在職教師進行研究的重要性的見解對我產生了影響。我希望將這些見解融入我的論文中,並為未來專業教師的成功培訓做出貢獻。

Tammy Chu Ka Wai | Master of Education, Year 2


在我最近前往華南師範大學進行的為期三天的交流計劃中,我深入了解了當地的教育體系並探索了廣州的文化景點。這次訪問為我提供了有關教師職業發展和創新教育技術的見解。

在教師培訓中心,我了解到有各種多樣的計劃和資源可供有志於從事教師工作的人以及實踐教師使用。該中心強調持續專業發展並展示了各種培訓機會。

在我逗留期間,我還參觀了一所當地的小學並用普通話教授了一堂關於三維形狀的STEM課程。這次經驗充滿挑戰但收穫豐富,學生們熱情參與且投入。教室老師的反饋對我未來的教學事業非常寶貴。在空閒時間,我們探索了花城廣場,欣賞了反映城市快速發展的現代天際線。我們還參觀了永慶坊和沙面島,這些地方的西式建築讓我想起了家鄉。沉浸在當地文化中是一次愉快的體驗。一個晚上,我乘坐珠江夜遊船,在燈光璀璨的天際線中感到驚嘆。廣州塔、人民橋和海珠橋近在眼前,為城市的建築壯麗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在最後一天,我參觀了兩家教育科技公司,目睹了他們創新的教室設備和系統。這些公司在將技術融入教育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重塑了學生和教師的學習體驗。

總的來說,這次交流計劃是一個具有轉型性的經歷。它為我提供了有關教師職業發展的寶貴見解,讓我有機會用普通話教學,並接觸到創新的教育技術。這些經歷將塑造我對教育的理解,並激發我在這個領域中未來的努力。

Joe, Leong Seng Chou | Bachelor of Education


這次有幸參與學校組織的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師範生教學技能提升交流項目,這次的交流我收穫頗豐。 首先,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一面鏡子是師範生提升教學技能最好的“老師”,這讓我明白作為一名老師應該如何更有效的進行自我授課訓練。 在同福中路第一小學的助教經驗上,我體會到了小學生的特性,小學教師需要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的紀律行為管理中。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參觀兩家廣州網路科技教育公司,他們將AI+,Web+賦能於教育產業。 而我的研究是臉部表情辨識與分析領域,這次的溝通交流擴展了我對人工智慧的應用理解,或許未來也能夠將臉部表情辨識應用於課堂智慧分析,實現輕量級應用,即時分析學生 課堂狀態,這點對學生和老師都有幫助,這或許能為人工智慧賦能教育領域助力更上一層樓。

錢銠 | 資訊系統博士生


熱情的張教授與師範兩名大四的學生十分熱情地招待聖大師生到了美麗的華南師範大學進行參觀。我們發現國內學校設備十分新穎,與傳統PPT教學十分不同,讓學生在科技遊戲中學會課堂知識,真正實踐STEAM的目標。「天花板曠音器」,它不僅能曠大老師音量,還免去了老師在使用傳統麥克風時候的不便、嘈雜音、後排同學還能透過後排音箱聽清老師內容;「智能筆」,使用者透過「智能筆」,老師便能快狠准地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另外可實現自動收集數據。

經過三日的沉澱,專業橫跨社工系、教育系和科技信息系,來自不同系專業的學生在這次交流中獲益良多。特別在科技創新方面,我認為不論是老師、作為未來的社工都一定要學會接受新事物。

黎凱茵, Kelly | 社會工作系學生


短短這三日二夜的交流行程很充實又疲倦,這三天內有很多的印象深刻的事:1.在介紹華南師與澳門教育制度有所不同,對於內地強調於養成社會之專門人才。相反,在澳門著重於實習,技巧各方面等。2.與小學生一起上堂,這班小孩子很活力充沛,活躍地參與課堂。他們很聰明也很快掌握知識。從而互校學習及瞭解到互校的觀念。科技不但與我們時代而改變,還有着對於每一個專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作。在學校用一些科技,可有助老師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及積極度參與。原來有些狀況出現後,也需要社工的介入手法去處理問題。而不單是老師處理。對於未來的專業並不遙遠。要從學校方面,面對學生各種問題,需要用不同的介入手法處理學生問題。多用一些技巧令學生說出有什麼問題。是一條很漫長的路讓我探索及提升自己的能力及技巧。

李碧君, June | 社會工作系學生


經過短短這三日兩夜的交流,看到學校的歷史故事和發展過程,讓我對這間學校的規模更加印象深刻。發現很多老師都會有自己教學的方式,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點就是他們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發現和發展自己的潛能,幫助他們建立扎實的學術基礎和培養全面的能力。能夠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鼓勵讓學生勇於探索和創新好。最後也見識到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於教學方法和教育創新有了全新的觀點。還有到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第一小學做了一節課的助教,是一個非常有趣和有意義的體驗,我們和小二學生進行了一節課的互動,他們是非常乖和聽話的。這個經驗讓我感受到了學生的純真和活力,同時也深刻體會到教育對於孩子們的重要性。

黃可欣, Shirly | 社會工作系學生


在這次三天兩夜的交流團裡,我們很榮幸地參觀了華南師範大學,也很感謝張教授上台為我們介紹華南師範大學,讓我們能有機會更深入了解和認識更多有關內地高校。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天參觀了高科技的產品,我也很震驚內地已經有這樣的高科技產物放入到教學環境裡,因為我在澳門沒有接觸過這些,這令我大開眼界。但我相信如果能把這些智慧教學帶到澳門學校裡,一定能更方便地去教學,也能減輕老師的壓力和改善效率問題。

羅咏心, Kiana |  社會工作系學生


參觀華南師範大學,感受到大學有優秀的教師團隊,有良好的課室和設備,好讓學生學習。最深刻的還是到小學的學校與當地學生互動,我是當中其一小組的助教,過程也讓我學習到帶領小學生的小組工作需要更多的指引,好讓他們可以更清晰地跟著執行每一個步驟,這對我將來有機會服務小學生時,學習到這也是重要的技巧之一。

陳曉敏, Kay | 社會工作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