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大學健康科學院社會工作系代表於研討會與專家共同探討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

聖若瑟大學健康科學院社會工作系代表於研討會與專家共同探討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
20
Jun
20/06/2025
近日,由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主辦、兒科專科醫學會協辦的“兒童青少年精神及心理健康研討會”在黑沙環衛生中心會議廳舉行。
近日,由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主辦、兒科專科醫學會協辦的“兒童青少年精神及心理健康研討會”在黑沙環衛生中心會議廳舉行。研討會吸引了180位專家參與,聚焦網絡時代下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澳門聖若瑟大學健康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高級講師柯麗珊受邀作主題演講,與與會者共同為兒童及青少年的福祉深入交流。
衛生局副局長郭昌宇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強調在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中,需多與年輕一代溝通、陪伴,並從小培養其情緒管理能力,政府將與各界攜手營造重視心理健康的氛圍。
柯麗珊高級講師在題為《似無還有:敘事外化重現主體性》的專題演講中提出,面對當前社會急速變遷帶來的挑戰,必須邀請生命的主人翁——青年人及其家人——共同參與應對問題,她提到敘事實踐中的問題外化概念,藉此讓個人產生能動性及呈現應對問題的智慧。在聆聽個人及其家人問題的同時,也應重視他們應對問題的價值信念、策略及對生活的盼望,這些都能是重現個人主體性的介入、是賦予其抵抗挑戰力量的源泉。此外,她強調將關注標籤與污名化對個人造成的負面影響。
研討會涵蓋臨床醫療、心理干預及社會現象等多個專題。仁伯爵綜合醫院兒科主任黃鳳欣醫生分析,“數碼原住民”青少年的行為動因與困境難以用傳統理論解釋,網絡時代的同儕壓力、網絡霸凌及情感虛擬化構成挑戰。本澳精神科醫生何志榮分享了兒童及青少年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強調其對制定有效干預策略的重要性,豐富了與會者的認識。衛生局心理治療師鄭雪影、黃煒琪及彭詠思結合本地案例,闡述識別兒童心理問題早期信號的關鍵。
柯麗珊講師表示,能參與本次研討會並與各地專家交流,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她期望未來能持續推動跨專業合作,為提升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貢獻力量。
健康科學院致力於推動心理健康領域的創新研究與實踐,通過跨學科合作積極應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挑戰,旨在培養專業人才並提升社區心理健康意識。此次研討會通過多元視角與專業對話,為網絡時代下年輕一代的心理健康保障提供了寶貴思路,充分展現了社會各界對此議題的重視,與學院的使命相輔相成,為社會福祉貢獻力量。